回门过后又休息了两天,钟莲觉得她身体好了,大幅度动作一点事都没有。
就想着出门去逛逛,顺便看看她的陪嫁铺子和田庄。
赵季现在就等岳父通知,等商队定好出发日子就走,这几天就没什么事,钟莲说想出去,他就陪着钟莲一起出门。
赵锐这几天吃饭吃的多,媳妇身体还没有养好,他有力气没处使,怕他哥逼着他看书,一大早就嚷嚷着找活干,要挣钱养媳妇,人就跑的没的没影了。
钟莲没当回事,就是担心他那个性子会吃亏。
赵季安慰她道:“没事的,二弟就是性子直,不愿意动脑子,出门常识没事的,你别担心。”
听赵季这么说,钟莲就放心了。
赵季和李晓陪着钟莲上街,家里没有买牛车,赵季想去租一辆,钟莲觉她没有那么矫情,想先逛逛街,就没有租车。
几人走到街上,钟莲显得特别兴奋,这是她穿到这里第一次出门逛街!
看着面前古代的街道,钟莲兴致勃勃地这看看,那摸摸。
看到有标志的景象,就让赵季和李晓给她讲讲。
对于钟莲来说,她这是在逛古城,旁边有两个帅气的导游在解说。
林梓城是一个中等县城,整个县城大约有十万人口,大楚国现在男女比例是15:1,这是大概的统计。
因为女性少,上街都是带着自家的夫君们,还有小孩子。
出行都是一行人,像他们三个逛街人数太少,好多人都朝钟莲看去,觉得这么好看的女子,带两个男人出门有点寒酸,一开始钟莲不知道,等小摊上卖家自荐他家儿子时,钟莲才明白过来,只好干笑两声拒绝他。
赵季……”
李晓……”
北街是林梓城最繁华的街道,街上的人往来,两旁铺子卖的货物五花八门。
海鱼干贝,珍珠茶叶,布匹绸缎,皮毛牲畜,有西域的香料宝石,风干腌制的肉干,卖肉汤的汉子正在吆喝声。
钟莲觉得太新奇了,原汁原味古代街道,比她想象的热闹太多,她有些期待她的嫁妆铺子了。
一行人走走停停。
走到了她的布匹铺子,很简单的两个铺面,后面带个大院子。
布匹铺子的掌柜是林家的家生子,随林姓,叫林海,年龄四十多岁,带着他四个儿子打理这铺子。
铺子里卖的就是普通的麻布,有绸缎,但绸缎一般人家买不起,主要做的麻布生意。
每月除去成本,掌柜伙计工钱有二十来两银子的毛利,这个收入在同行里不高不低,就这么经营下去,钟莲不会亏本,但也别指望赚大钱。
正好她来了,林海让他两个儿子把账册抬了出来,钟莲看见成箱的竹简有些晕,这会她有些明白,赵锐为什么不愿意看兵书了。
这竹简重的要死,一卷还刻不了几个字,钟莲拿起一卷,看了几行就有些头痛了。
没有格式,每天流水账刻在竹简上,一项项算下来,眼都费劲,关键还是大写汉字,这账算下来费老劲了,怀念**数字,怀念电脑一件合计,看了一卷,她就看不下去了,太费脑子了。
电脑不现实,纸质账本可以有啊!纸,好像大楚国没有!
没有纸,就没有卖纸的,那要去哪里弄纸去,都没有,能不能自己造?
铺子里的账是没问题的,林老爹在把这家铺子给钟莲做嫁妆时,就把账都捋清了,林海是个老实人,不用担心他会做假账。
钟莲忍着耐心看了半箱子竹简,就开始打哈欠,她实在看不下去了。
转头看向旁边的两个弟弟,“阿季,阿晓帮帮姐姐吧!姐姐眼疼。”
这一箱是七天的流水账,她半箱子看下来没有问题。
赵季和李晓现在已经习惯,钟莲时不时当姐姐。
赵季笑道:“莲儿不能偷懒,这是你的嫁妆铺子,就算以后由我们替你打理,但账你需要清楚才行,万一我们有坏心思,贪了你的钱怎么办?”
钟莲可怜巴巴的拉着他的衣袖:“好弟弟,就这一次,下次我自己看。”
转头对着李晓撒娇道:“阿晓好不好吗?”
李晓无奈点头,认命的拿起竹简开始看。
赵季不舍得再说重话,点点她的鼻子道:“好,就这一次,下不为例。”
钟莲满意的坐到一边喝茶,顺便监督他们。
其实大楚国的女子,并算不柔弱,大多数女子的性格都很独立,不过也有少数软弱无能,总想着依靠男人。比如原主,钟莲都好奇她脑子里想的是什么?来了这么些年,一点想改变的想法都没有。
人家大楚国女子稀少地位高,女子走到哪里都会被男人们众星拱月,这样的环境下,女子被养的自信开朗,成亲后,好多女子还用自己的嫁妆做些买卖。
可她一个穿越来的,每天就想儿女情长,一生一世一双人。
不过各人各人活法,钟莲也只是想想,毕竟是她占了原主的身体,她希望原主可以重新投一个好胎,有一个的好归宿。
等赵季和李晓看完账册,三人告别掌柜,朝着田庄出发。
这次赵季去租了马车,庄子在城外。
林老爹给的陪嫁田庄,有一百亩良田,庄子上有六户人家,加起来有四十几口人,干活的劳动力的有三十来个,种田的人都是世代为农的佃农。
目前大楚国田里能种两季粮食,一季麦子,一季豆子。
现在是初夏时节,田里的麦子刚结了麦穗,成百亩的麦田,看上去有些壮观,庄头林兵跟在他们身后,恭敬道:“**,姑爷,今年老天爷赏饭,看这麦穗,肯定能丰收。”
钟莲点点头,确实不错:“麦子一亩能收多少斤?”
听到**问这个,林兵挺直腰板回道:“像今年这光景,一亩地最少收成两百斤!”
亩产产两百斤,绝对算是大丰收了,往年只能收一百多斤,林兵才能这么自信。
钟莲听了有些愣神,看他满足的样子,不忍心打击他,她生活的年代,因为袁爷爷,小麦的产量,亩产八百到一千斤左右。
不过她真要说出来,他们怕会以为她说胡话。
提高产量这事,不是一时半会的事,钟莲让林兵带庄子里的人好好干,先收麦子,养地的事等收完麦子再说。
麦子的事说完,钟莲让林兵帮她,找了几个长得壮实机灵的小伙子。